Member-only story
改善視覺設計包容性的範例及資源
8 min readApr 11, 2023
我最近沒想到突然來了個任務,要把視覺設計的內容改一改,以反應案主在社會公平性的研究背景。我過去的專案多不會把時間投注在這個面向上,都是我主動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改善設計的包容性 ,這次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由案主主動提出這方面的想法。由於這次主要是視覺設計要改善,而不是 UI 介面上的設計,我以得專注在單純的視覺設計活動上,於是我到處逛網站找靈感,一下子到看到不少有關的設計方法和資源,我想把它記錄分享在這裡。如果你也在改善視覺圖像設計的包容性,那這些資訊可能對你也很有用喔!
實作範例
我看到的這幾個案例(Airbnb 及 Assian)主要是讓人物的表現方式更具包容性,剛好和我目前的任務有相關,我覺得看到這兩篇不僅是可以了解設計師的實踐方式,它也可以分享給案主,作為相關設計策略的討論資料,因為案主多非設計背景,有具體的案例作參考,會更容易體會在視覺設計上具包容性設計的影響力。
- Your Face Here — Creating illustration guidelines for a more inclusive visual identity
這是 Airbnb 的設計師 Jennifer Hom 分享她如何將 Airbnb 插畫風格推展成為更能代表企業用戶社群(如訂房的旅客及出租的房東等)的設計系統,我覺得這篇文章很能幫助插畫師反思一些常見人物設計風格的問題,或是有那些方法可以表現用戶的多樣性等。設計師也分享了她如何突破原來設計的方案的思維,如:避免用單一顏色(白色)去統一呈現不同人物身體的顏色、用多元方式去代表特定用戶族群(如用手勢及助聽器去代表對聽力有不同需求的用戶),這些都是很實用的設計方法。 - Designing inclusive illustrations (or, a brief history of the meeple)
ASSIAN 的設計師分析不同的人物插圖表達方式對工作團隊及企業形象的差異,看到它一系列圖片後,可以很快的體驗到不同的設計方式能反應出的用戶代表性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如:僅使用物件去代表工作角色、在性別角色上用二分法等,讓人物插圖上能反應出的工作團隊成員及文化是當相受限)。這篇文章特別強調「挑戰假設」、「溝通」、「常態化」及「非制式化」的方式去真正反應出包容性設計的理念。短短的文章,可以學習到設計團隊對包容性深入耕耘的可貴經驗。 - You can’t just draw purple people and call it diversity
Spotify 的設計師 Meg Robichaud 分享身為設計師在改善產品包容性設計的自我反思,她特別理解到在查覺到自我的偏見是很困難的,可能很容易就把自的偏見反應在插畫裡。她的人物設計反而是用了不真實的方式(紫色的膚色)去表達,文章中她檢視了這樣的設計,我覺得有很細緻。